English

似是而非的“错误”

1999-05-27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一位编辑和两位语文教师极端认真地准备逐字逐句点校赵忠祥先生的《岁月随想》,出一本“挑错儿书”。

我发现,几位校对者挑出的许多“错儿”有点似是而非。

例如“欲哭无声”应为“欲哭无泪”。我却认为“欲哭无声”可以成立。人哭的时候一般是有泪有声的,他想哭却发不出声,当然可以是“欲哭无声”。只需讲明“欲哭无泪”是人们用惯了的成语就行了。例如“还再继续……”的“再”字应为“在”。但是万一作者的前提是表示“要再继续下去”呢?又如“钓鱼竿”的“竿”为什么就必得是“杆”呢?如果那根杆子是竹子做的不就更贴切了么?还有,“一恍”和“一晃”形容时间过得快也是两者皆可,“恍然”是迷离恍惚的意思,迷迷糊糊间时间竟飞过了20年,有何不可?

语言文字不同于数学物理,有些标准并不是绝对和唯一的,它永远不能到达一个终极点。挑拣一本书中的文字错误应该更具说服力,不能拿似是而非的“错误”充数以表示自己的正确。有些词汇的另类用法是可行的,只要文字本身的意义贴题就可以认定为正确。

当今的青少年不该像我们当初受教育时那样被教条主义和循规蹈矩的礼教所束缚,思维上的大胆或许造就出伟大的发明家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